我在 2004 年加入了基甸會,現在還是基甸會的會員,只是我最近在想:基甸會應該好好正視電子聖經的存在,基甸會的宗旨是以贈送聖經的方式來領人歸主,但是不久的將來可能愈來愈多人習慣使用電子聖經,基甸會該如何面對這種時代的轉變呢?
我自己的聖經網站從 1996 年開始運作,雖然剛開始只是玩票性質,但是後來愈來愈多人使用之後,我也開始比較重視,現在平均一天大約有兩千位使用者,不算最多,不過我自認也相當多了。當初我做聖經網站時,就曾在想:至少聖經網站不像基甸會送聖經可能會浪費,因為拿到聖經的人可能沒有在看,拿到都亂丢。而且聖經網站的成本也低很多,基甸會送的新約聖經每本要新台幣五十元,在台灣一年若送 45 萬本,成本就需要兩千多萬,而聖經網站就只需要放在一台電腦上,愈來愈便宜的頻寬費用,比成本的話一定便宜很多。
我自己在做基甸會的見證時會提到,會來聖經網站的人絕大部份都是基督徒,或至少對聖經很有興趣的人,而基甸會的聖經是盡可能要發給未信者,希望他們拿到聖經、打開聖經,被神的話語感動,而願意接受上帝的話。在過去十幾年來,這種情形應該都沒錯,但是未來呢?情形還會一樣嗎?
其實從 2000 年開始,我自己的讀經與靈修就全部使用 我自己的聖經查詢系統了,只有聚會時才會再拿紙本的聖經來看。2005 年開始到台語教會聚會後,才拿台語漢字版的聖經來讀,以後若台語聖經的電子化也做得很好的話,我應該也會都以電子聖經為主。我自己送人基甸會的聖經,但是實際上我都沒在看、沒在用基甸會的聖經,甚至連紙本的聖經都沒在用,這讓我漸漸覺得不太踏實。
實際上習慣用電子聖經之後,對聖經的感覺有些改變。例如:以前用紙本聖經時,常會記得某一段或某一節經文的內容,或者有些經文有點模糊的印象時,會記得那經文在紙本聖經的某個位置,翻聖經時常翻得到。自從習慣用聖經查詢系統之後,這些都由查詢系統來代替,現在如果手邊只有紙本的聖經,有人提到某一節經文不知在哪裡,已經完全無能為力,因為平常覺得這種尋找的事情就交給電腦,自己對紙本聖經愈來愈沒有感覺了。
更重要的是這幾年一直聽到電子書的消息,從亞馬遜的 Kindle,到眾家電子書閱讀器,一直到今年蘋果推出的 iPad,愈來愈多、愈來愈方便的電子書,讓人覺得出版業電子化的趨勢已經難以避免了。當愈來愈多人習慣使用電子書之後,送聖經還有沒有功用呢?當大家習慣看電子書之後,拒絕拿紙本的聖經的人會不會愈來愈多呢?若愈來愈多人不看紙本的聖經,基甸會要怎麼辦呢?
還會有多久大家才會愈來愈習慣用電子書呢?我不知道,只是我猜十年內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。就像音樂産業不得不面對線上音樂的情形,現在歌星要單靠 CD 大賣來賺錢並不容易,只能靠免費的線上音樂打知名度,讓很多人聽過、看過自己的作品,這時候歌星就來辦演唱會,反而吸引了更多人來看他的表演,歌星可以從演唱會的門票賺回一些。只是聖經呢?如何面對網路時代呢?
網路時代中傳播的成本變得很低,實際上這對傳福音的事工是有很大的幫助的,因為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讓很多人接觸到聖經。只是對聖經公會來說,會不會活不下去呢?實際上應該還好,不靠賣聖賺錢,但是印聖經的成本也省下來,只是翻譯聖經的成本就要靠教會來支持。而基甸會呢?會不會變成根本不需要贈送聖經呢?
某次支會月例會中,有長老提到基甸會贈送聖經,應該連網路聖經一起考慮,而且也不單單送聖經,應該要一起來教聖經,我覺得很有道理。只是網路聖經不是基甸會的人送的,也很難估計,但至少提醒大家要更認真面對網路的時代。
我自己在 1991 年開始接觸基甸會,當時就對基甸會的弟兄姊妹印象很好,幾乎就要加入,因為一些原因,一直到十幾年後才加入。其實我很喜歡這個事工團體,至少它很實在,是個真正做事工的團體,有人說:基甸會的弟兄姊妹的服事很好,既不為名、也不為利,在這裡只有出錢、出力去贈送聖經,也看到很多愛主的弟兄姊妹,這是我很喜歡它的原因。但是它的事工忠心卻會遇到時代的挑戰,能夠不正視嗎?國際總會原訂 2020 年贈送一億本聖經的目標,後來發現可以提早達成,這讓我愈來愈擔心,會不會因為現在基甸會的事工太受肯定,以至於沒有正視這個問題呢?
昨天突然想到,其實我們可以將有聲聖經弄成影片,然後放到 YouTube 上,昨天心血來潮做了兩篇,雖然品質不太好,因為我不是很專業,如果有更專業的人將有聲聖經放上 YouTube 的話,我想應該也讓有興趣讀聖經的人有更方便的工具才對。如果我們正視網路聖經的便利性,或許應該想想:要如何更充份地利用網路來幫助大家讀經呢?
youtube台語聖經 哈該書第一章